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时评| 现代厌童症如何解?飞机厕所间给女童立规矩的背后:作为成人的儿童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8月28日 13:55 |

近日,两名女性乘客将一名才一岁多哭闹的幼童,关在飞机洗手间“立规矩”的新闻引起热议。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孩子被强迫与亲人分开,被几个陌生人关在封闭空间,接受恐吓和教训,满眼恐惧与无助,让人不免生怜,不知道这个儿童的亲人怎么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陌生人,也不明白这几个年轻人为什么用这种生硬和强迫的态度,让儿童遵守成人的规矩。

这则新闻一经报道,舆论就产生了两个相对的阵营。一方认为,孩子有孩子的权益,他不懂大人的规矩,哭闹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孩子本是父母的责任,可以与父母沟通,而不是僭越父母的权益,以一种强制的姿态给孩子立规矩。另一方则认为,在公共空间,孩子也应该遵守规矩,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孩子而影响他人。

近年来关于孩子在火车等公共封闭空间哭闹和玩耍,从而影响他人引起争执的事件不断发生,每次都引起公众的讨论。甚至还出现了“厌童症”的社会群体情绪。这其中自然有儿童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可能是父母在教育儿童,以及当儿童的行为引起他人不适时的沟通态度方面没有采取积极和恰当的措施。但是,儿童在公共空间的问题冲突,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对儿童的态度和观念有很多还停留在前现代的传统儿童观上,还没有“与时俱进”地把握现代儿童概念。

回顾汉语“儿童”概念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在我们文化中的演变,从而认识现代人对儿童的理解。

在甲骨文中,“儿”的上半部分像孩子的未长全的囟门,下面则是一个双手垂立的人。而“童”则是一个戴着刑具的奴隶。奴隶是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的,他只是一个财产和工具。这也就是说,儿童这一概念的在起初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具备人形的器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儿童的器物概念,逐渐淡化乃至消除,但是仍然是没有独立的地位形象。

在古代对儿童的称呼往往是“黄口小儿”,“黄口”本来指刚出壳鸟喙颜色,这里是指儿童的幼小,并不是成人,因此不能相信。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说,“小孩的话你也相信?”“孩子的话不能当真!”这说明在古代,孩子和大人是有区别的,而且没有社会地位和身份。只有到了他结婚之后,成为“大人”才能具备平等的身份。“嘴上无毛,说话不牢”,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古代,对待儿童的态度,是“慈”、“亲”与“仁”。慈《说文解字》说“慈,爱也”,“上爱下曰慈”。可见,成人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上对下的不平等关系。“亲”则主要指对自己家族和家庭有血缘关系的儿童的一种关系,这种亲是有血缘屏障的,也即是“内外”有别。仁则是一种道德准则,它不仅是对儿童,也包括对所有人。尽管按照仁的要求,应该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爱,但是古人往往做不到。这其中最冷漠的就是对待女婴,以及在灾难中对孩子的态度。

重男轻女的文化之下,男孩自出生开始就被重视,他们能参加家谱的修订,并被写进家谱中,同时享有祭祀祖先,配享祖庙的待遇。而女孩则不同,因为要嫁人,成为人家的人,因此没有和男童一样的地位。因此在历史上,溺婴成为一种传统。生下的女婴,往往被父母按到水里残忍溺死,或者扔掉野外。苏东坡写到“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辙杀之,尤讳养女,一女出生,则以冷水溺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面以按之水盆中咿婴良久而死。”及至到了灾荒年月,则将孩子卖掉换取食物,或者易子而食。

尽管儿童的地位并不高,但是这不影响对孩子的未来期待。对儿童的期待包括两个方面,即“成才”和“成人”。

成才,光耀门楣,在古代是对孩子的核心期待。这个成才是指考取功名,进入皇权的权力系统。因此孩子在小时候就开始学习,“玩”是不被认可和负面的。与玩相关的词语都是贬义,如“玩物丧志”,“玩火自焚”,“玩世不羁”。因此孩子的天性在古代是被压抑的。不仅仅是现代孩子卷,卷学习一直是我们的传统。

“成人”的期待,则是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对孩子的成人期待,从古至今没有太大变化,那就是“稳重、孝顺、好学、聪明”。一个孩子身上越少表现出孩子的天性,越是值得成人的赞赏。一个孩子越是像一个成人一样,越是接近稳重的标准,“不喜形于色”是古人乃至今天我们对孩子评价的准则。在三国魏晋时期,孩子在成人面前举止有礼,应答如流,被认为有教养。而孝道则是对成人家长的顺服,孔融让梨和张良捡鞋的故事,就是说的孝道和稳重。神通董仲永、儒家陆九渊等都是因为自小聪明,而成为当时的榜样和传说,被作为神通而崇拜。

由此可见,儿童在古代一直处于社会秩序和层级的底层,尤其是女童更是没有地位。人格尊严更是稀缺。而对儿童的期望,则是按照成人标准待之。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明以坚船利炮的模式,打开中国大门,儿童的概念才进入我们的视野。经过留学归来的教育家,如陶行知等的努力,作为现代儿童概念的设施才开始建立。而到了解放之后,文革时期,儿童变成了政治工具,失去了儿童的概念。现代儿童概念真正进入国家层面,是1991年加入《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儿童在国家政策层面与国际接轨。而女童的地位真正改变,则是从加入世贸之后的城市化开始。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进程务工的机会增多,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观念才逐渐被大家接受。

回顾儿童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把孩子当成“成人”,按照成人“稳重”“懂规矩”的规范来要求孩子,这一直在我们的社会中流行。也许这个传统流行的时间太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才产生了现代的厌童症。因为这些儿童无法满足成人标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两个乘客会把孩子关在飞机洗手间给他“立规矩”。

不论在西方欧美社会还是我们的国家,“儿童”作为儿童,在生物特性上与成人有明确界线,都是近来四五百年的事情。因为在中世纪,西方社会中的儿童同样不是今天儿童的概念。所以,改变儿童的传统观念惯性,重新从一个不同于成人的角度看待儿童,可能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治疗厌童症的良方。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